一項“丹麥飲食、癌癥和健康研究計劃”涉及5萬多人在為期23年間的研究中發現,膳食中富含維生素K(K1和K2)的人,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所有類型的心臟疾病的風險都會降低,尤其是外周動脈疾病的風險會降低34%。維生素K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可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在血管鈣化中的預防性作用。
https://www.ahajournals.org/doi/10.1161/JAHA.120.020551
如果血管里堆積了過多的鈣,堵塞的幾率就會升高,可能有的人會說,我明明補了維生素D,可以促進鈣的吸收。你確實是補了,但鈣的去向還需要維生素K2一起來調節,避免它沉積在血管里,影響到心血管健康。
特別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,骨質易流失,維生素K2避免鈣沉積在血管里,同時可以促進骨形成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骨質疏松。
而維生素K1是人體內凝血因子合成需要的一種物質,若是缺了它,凝血功能會出現異常,出血后容易止不住,如果流失的血液比較多,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,甚至可能會影響到生命安全。
那么,吃什么有助補充維生素K呢?
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都是它的補充來源,維生素K1通常在綠葉蔬菜中的含量比較高,如生菜、圓白菜、西藍花等,然后是奶類和肉類,在谷物中的含量較低,維生素K2通常在發酵類食物中的含量較高,比如納豆。
對于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,每日推薦攝入的量分別如下:
0-1歲的嬰兒——10-20微克
1-11歲兒童——11-60微克
大于11歲的青少年——50-100微克
成人——60-80微克
適量補充即可,提醒大家不要過量進補。對于老人來說,若過量地補可能會引起過敏性皮炎等問題。實際上,任何一種維生素,若需補充,都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,而且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,不可自己盲目服用。
現在到了秋冬季節,正是心血管疾病的“爆發期”,對于中老年人和血管本就不好的人來說,要注意適時且科學合理的補充維生素K。